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经济与消费 » 正文

新京报评论:“蒋锡培建议”走红,反映企业家“减税”心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15  
核心提示:“蒋锡培建议”之所以能引发极大关注,根本在于他对减税的一系列建议对准了企业发展的痛点,也再次将“减税”提到公共议程之上。
 

 

文 | 社论

      据报道,近日远东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蒋锡培的减税建议引起舆论普遍关注,他认为,当前经济、金融、市场最大的问题是信心问题,最大的成本是制度成本,政府必须下决心降低企业的税费负担,他同时给出了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在内的一系列建议。

      作为“苏南模式”的代表企业家,蒋锡培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创业始一直被认为是民营企业家的代表之一,而他所带领的公司也是电线电缆领域的民营巨头。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蒋锡培建议”之所以能引发极大关注,乃至“刷爆了民企企业家的朋友圈”,根本在于他对减税的一系列建议对准了企业发展的痛点,反映了企业家的呼声。也再次将“减税”提到公共议程之上。

      近年来,减税一直是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焦点议题,也是财政改革的关键抓手,从营改增以来,减税利好不断释放。7月13日、23日分别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均提及积极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着力点是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此前有媒体梳理,自今年3月28日以来,召开的15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均涉及减税降费问题。

      应该说,无论是官方还是市场,继续减税、加大力度减税已经形成了共识。而接下来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把减税落到实处,让减税红利更好地给市场经济方方面面的主体“松绑”。

      那么,究竟如何将减税落到实处?在政府支出规模不变的条件下,结构性减税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无论是蒋锡培所提到的个人所得税的改革还是企业所得税,其根本并不在于总体税负的多少,而在于税负结构的不均衡。

      比如劳动收入的税负较高,而资本性收入的税负却相对而言较轻;再比如中小企业面临的税负压力较大,特别是创新型企业,他们所面临的税负状况都有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精准减税,是摆在下一步减税中的真正关键问题。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涉及企业税费的种类超过10种,包括附加税费、维护建设费、教育附加费、保障费、防洪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项目,这些税之外的费负担能否同样有所降低,也值得进一步关注。

      三十余年前,55位福建的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声呼吁“松绑”,从而促使了改革并极大地释放了经济活力;而这一次的“蒋锡培建议”,可以说是在经济转型升级新历史关口的企业家呼声。

      当然,“蒋锡培建议”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观点认为,在经济下行区间,从财政角度和宏观调控角度,减税很难像基建投资那样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这并不是说就没有了更多的商榷余地和解决方案。

      如何真正实现在税负征收时有更多元考虑、更兼顾社会公平,如何在税收的二次分配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把资金导向扶贫攻坚等弥合收入差距的领域,是“减税”的真正意义所在,也是“蒋锡培建议”引发舆论场争议的意义所在。

 
 
[ 综合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